";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好心幫人轉賬,為啥被判刑?

時間:2022/5/10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李鳳文
  據央視財經日前報道,山東省淄博市民王某敘,經營著一個小的日用品商貿公司,原本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挺順心,可是因為幫朋友轉了一筆賬,他的生活完全變了樣。
  
  案例簡介:出借銀行卡,付出巨大代價
  
  事情是這樣的。兩年前,王某敘的朋友韓某軍找到他,請他幫忙用自己的銀行卡轉一筆賬。當時王某敘雖然猶豫了一下,但出于兩人關系考慮,最終還是把銀行卡給了韓某軍使用。當天下午,王某敘的這個銀行賬戶上轉來了50萬元人民幣。隨后王某敘按照韓某軍要求,把這50萬元又轉給了韓某軍指定的另一個賬戶。
  
  2021年,韓某軍貪污受賄案東窗事發。辦案組追蹤資金流向時發現,韓某軍為掩人耳目,讓行賄人把50萬元行賄款打到朋友王某敘賬戶上,隨后讓王某敘再轉到他妻子汪某的賬戶上。這50萬元資金在韓某軍被留置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將其換作美元匯往了境外。
  
  法院認為,王某敘明知是他人受賄犯罪所得,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通過轉賬協助他人轉移資金,其行為已構成洗錢罪。王某敘因未按照規定使用銀行卡導致犯罪,最終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五萬元。
  
  觸犯法律:幫人轉賬,掩飾洗錢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洗錢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為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而實施提供資金賬戶的,或者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的,或者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的,或者協助將資金匯往境外的,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行為。洗錢罪的本質就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來源和性質,通過掩飾、隱瞞使非法所得在形式上合法化。此行為使非法所得不容易被發現,有可能使這個犯罪難以認定,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法懲罰,助長犯罪。
  
  另外,司法解釋還明確規定,沒有正當理由的,不能證明自己確實不知是犯罪所得的,可以認定為明知是犯罪所得,具備洗錢的故意。其中就包括特定關系人近親屬,或者是密切關系人,協助轉移和他本人資產狀態支出明顯不相稱的財物的,如果沒有合理理由解釋的,可以認定為知道這是違法犯罪所得,可以認定為洗錢的故意。王某敘犯罪即是如此。
  
  原因剖析:不知法懂法,存在僥幸心理
  
  現實生活中,出租出借銀行卡及其賬戶的大有人在,有不少人對于洗錢這種犯罪行為缺乏認識和警覺,明明知道不是正當渠道來的資金,仍然為他人提供銀行卡或者賬戶幫助進行轉賬,結果使自己成為洗錢犯罪的幫兇,受到法律制裁。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如下:
  
  一是沒有認真遵守相應金融法規規定!躲y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銀行卡及其賬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準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轉借!薄度嗣駧陪y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六十五條規定:“存款人使用銀行結算賬戶,不得出租、出借銀行結算賬戶!蓖瑫r,各銀行機構在開戶和發卡時均對當事人提出不得出租出借,只限本人使用的要求。但有些人對此不予理會,未能嚴格遵守,結果給自己帶來災禍。
  
  二是不懂法。有的人認為銀行卡是自己的,就像自己擁有的其他物品一樣誰借誰用都可以,自己說了算。其實銀行卡不同于一般實物,它是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出租和轉借銀行卡及其賬戶就相當于把自己的信用借給了他人,極容易被不法之人利用其進行資金的套取和違法資金的轉賬,往往會使“黑錢”經過多次轉賬后“洗白”。有的人不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洗錢罪定罪的規定,沒有認識到出租出借銀行卡及其賬戶可能導致的違法行為,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極大危害。
  
  三是僥幸心理的存在。一些人從事犯罪活動往往都存在不會被發現的僥幸心理。也有的認為,幫朋友轉一筆賬也算不了啥,被發現后頂多就是批評教育,存在無所謂的心理。另外,還有一些人貪圖小利,在利益的誘惑下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殊不知,一念之差,會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啟示:遵紀守法,不給洗錢犯罪以可乘之機
  
  當前,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的形勢依然嚴峻,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等11個部門正在聯合開展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加強銀行卡以及賬戶管理,避免成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工具尤為重要。為此,每個公民都要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在銀行卡及其賬戶的使用上嚴格執行規定的要求,做到遵紀守法,不給不法分子洗錢留下可乘之機。
  
  一是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大銀行卡及其賬戶信用工具、相關功能和如何使用等金融知識宣傳力度。通過廣泛宣傳,教育廣大金融消費者正確使用銀行卡,遵守銀行卡使用規定,并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通過典型案例剖析,充分揭示出租出借出售銀行卡以及賬戶對自身征信記錄將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存在的社會危害,提高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
  
  二是作為金融消費者要加強法律法規和金融知識學習,嚴格遵守銀行卡及賬戶管理規定。我國的銀行卡及銀行賬戶均為實名制,如果貪圖小利出租出借出售自己名下銀行卡或賬戶,一旦出現信用問題,最終會導致個人信用受損甚至承擔連帶法律責任,影響征信記錄以及貸款的申請和求職就業。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涉嫌犯罪,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個人辦理的銀行卡及其賬戶只能自己使用,不得出租出借出售。只有全社會人人都有反洗錢的意識,才能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更能遠離犯罪風險,保護自己。
  
  三是金融消費者要管理好自己的銀行卡及其賬戶,防范銀行卡風險。要妥善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網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不透露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手機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防范金融詐騙風險,保護好個人財產安全。
  
 。ㄗ髡邌挝唬撼械裸y保監分局)
【新疆保險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產生風險自擔,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